甘草根
中文别名:甘草根
英文名称:Licorice root ( Glycyrrhiza glabra )
根呈圆柱形,长25~lOOcm,直径0.6~3.5cm。外皮松紧不一。表面红棕色或灰棕
色,具显著的纵皱纹、沟纹、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。质坚实,断面略显纤维性,黄
白色,粉性,形成层环明显,射线放射状,有的有裂隙。根茎呈圆柱形,表面有芽
痕,断面中部有髓。气微,味甜而特殊。 【栽培要点】:喜阳光充沛,日照长,
气温低的干燥气候。宜选土层深厚,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。用种子或根茎繁
殖,但以根茎繁殖生长快。
药材特性:
甘草,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深秋,荚果裂开,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,天然繁
殖。茎挺拔直立;根如圆柱,直径三四厘米,大的五六厘米,长一米多,最长者达
三四米。甘草多生长在干旱、半干旱的荒漠草原、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,在引
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。它适应性强,抗逆性强,不愧是植物界抗干
旱的能手,斗风沙的先锋。
功能主治:
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
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.
甘草的用途:
甘草性平,味甘,归十二经。有解毒、祛痰、止痛、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。
在中医上,甘草补脾益气,滋咳润肺,缓急解毒,调和百药。临床应用分“生用”
与“蜜炙”之别。生用主治咽喉肿痛,痛疽疮疡,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、食物中
毒等;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,大便溏薄,乏力发热以及咳嗽、心悸等。
1.用于心气虚,心悸怔忡,脉结代,以及脾胃气虚,倦怠乏力等。前者,常与桂枝
配伍,如桂枝甘草汤、炙甘草汤。后者,常与党参、白术等同用,如四君子汤、理
中丸等。
2.用于痈疽疮疡、咽喉肿痛等。可单用,内服或外敷,或配伍应用。痈疽疮疡,常
与金银花、连翘等同用,共奏清热解毒之功,如仙方活命饮。咽喉肿痛,常与桔梗
同用,如桔梗汤。若农药、食物中毒,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。
3.用于气喘咳嗽。可单用,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。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;治寒
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;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;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
桔梗汤;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。另风热咳嗽、风寒咳嗽、热痰咳嗽亦常配伍
应用。
4.用于胃痛、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,常与芍药同用,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
疗效,如芍药甘草汤。
5.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。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、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
对胃肠道的刺激。另外,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。 此外,现代用于胃
及十二指肠溃疡,常与乌贼骨、瓦楞子等同用。
关键词:甘草根,供应,工业原料,中间体,香精和香料中间体